垧是土地面积单位,表示的数量各地不同。东北一垧为15亩,七垧为105亩。西北一垧为三亩或五亩,主要在东西北使用,南方不使用这个面积计算,南方普遍使用的面积单位是亩,华北使用的面积是顷,一顷也是15亩。
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,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,大约666.667平方米。十五亩等于一公顷。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。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,古代的进位则多以“60”为一个单位进位。
7垧地就是105亩。垧是中国不少地区的面积单位名称。一垧地等于15亩。正好是公制单位的一公顷。这是巧合,也是体现中国的市制单位与国际面积单位接轨。在东北地区许多老百姓至今还在以垧作为土地的计量单位,也就是约定俗成的惯例,加上一垧地与一公顷等面积。所以应该尊重人民的意愿。
7垧地相当14亩。
题面里7垧的垧,是早期人们对土地单位的称呼,垧读音为尚。在生产队时期,当时的社员大多数是解放前出生的,没上过学,对土地面积大小,是以垧为单位的,也就是现在的二亩,他们把二亩地叫一垧地,把一亩地叫半垧地,把一点五亩叫多半垧。由于一垧等于二亩,7垧X2亩=14亩,所以7垧地相当于14亩。
垧在东北地区是1公顷,7垧地在东北地区就是7公顷,等于105亩地。在西北地区垧约等于3亩或5亩,7垧地在西北约等于21亩或者35亩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