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诗是:衰草连横向晚晴,半城柳色半声笛。枉将绿蜡作红玉,满座衣冠无相忆。 首句前半句:衰草连横向晚晴。衰草:衰败之草,枯黄之草。我们一般将它理解为秋天的意象,秋天草木凋落,遍地枯黄。但是下文又提到了柳色、绿蜡,显然不是秋天景色的事物。所以这首诗肯定不是写的秋景,能出现柳色和衰草共存的季节,就只能是春天了。春天衰草还没变成春泥,而是覆盖在新草之上。
向晚:指天色将晚。李商隐有诗:“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”
整句话的意思就是:晴朗的傍晚衰草连片。
“半城柳色半声笛”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《长相思·山一程》。这句话描述了在春天的城市中,柳树的绿色与悠扬的笛声相互映衬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美丽的氛围。
这里的“半城柳色”形容城市中到处都是嫩绿的柳树,“半声笛”则是指吹奏笛子的声音。这句诗通过柳树和笛声的和谐搭配,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致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同时,这句话还传达了一种恬静、闲适的心境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。
李白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,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