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太监总管的衣服上的图案那不是龙,是蟒。
蟒袍,又被称为花衣,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。徐珂《清稗类钞》服饰类:蟒袍,一名花衣,明制也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》云:蟒衣,为象龙之服,与至尊所御袍相肖,但减一爪(趾)耳,凡有庆典,百官皆蟒服。也就是说蟒袍就是少一个爪子的蟒为主图案的衣服。
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处的总秘书长,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,内务府大臣说到底就是皇帝的生活总管家,太子少保只是虚职,这两个职业现代没有对应的官职,督察院御史就是现在纪委检察院。
明成祖朱棣
1.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1420年建成,距今591年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,因此天安门修建是在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。 天安门,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...
2.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,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最初名“承天门”,寓“承天启运、受命于天”之意。 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(1651年)更名为天安门。
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,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,总高34.7米。天安门城楼长66米、宽37米。城台下有券门五阙,中间的券门最大,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,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。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,两边分别是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”和“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”的大幅标语。...
天安门城楼设计者蒯祥,到明朝1456年,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,还是蒯祥,主持了承天门的重建。承天门再次建造的时候,对承天门进行重新设计,才有了今日盛况。设计中,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、南北进深3间,扩大为宽9间、进深5间,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。
天安门设计者是明代建筑师蒯祥,他的父亲就是明朝总管皇宫建筑的木工首,蒯祥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,很快就学到了很多建筑相关的经验与技术。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时,当时主持建设的是工部尚书宋礼,他十分器重年仅19岁的蒯祥,并把他设计的承天门图纸呈递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