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是五画,乐是五画,大是三画,典是八画。
永乐大典总共21画。
《永乐大典》从编纂成功后,原稿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渊阁,后毁于大火。朱棣迁都北京后,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宫中的文楼(今北京故宫午门的东角楼)。这是一部珍贵的史书,明朝皇帝非常重视,嘉靖皇帝就非常喜爱,经常拿几本放在案头翻阅。
《永乐大典》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、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。初名《文献大成》,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《永乐大典》。全书22,877卷(目录60卷,共计22937卷),11095册,[1]约3.7亿字,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。